校学生会举办第85期博·约讲坛《传统也流行——聊聊中国传统音乐二三事》
聚焦“面向人人”,增强学生美育基础知识,同时缓解准封闭管理中师生的压力与紧张,上海商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于4月15日晚18:00在线上腾讯会议举办第85期博约讲坛。本次特邀河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硕士、艺术学在读博士,中国合唱协会会员、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明教师朱全稳为大家带来艺术类主题讲座《传统也流行——聊聊中国传统音乐二三事》。
讲坛开始,朱全稳老师提出了音乐是一种近距离感受的艺术,其中互动是很重要的,并且通过源自京剧改编和包括传统戏曲唱腔的曲目引出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定义,同时也依托《北京琴书》等曲对“中国音乐”、“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传统音乐”进行了解释与分辨,从而得出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概括性说明。
民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口口相传、记载文化,但遗憾的是,现如今所能听到的民歌均是后人搜集而来,秦汉等时候的音乐难以复原。朱全稳老师以地图出发,播放以及演唱了不同地区的民歌,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曲风特色:山区民歌高亢豪放、草原地区音调悠长、山西民歌幽默诙谐、西南地区情感丰富……而后,他详细讲解了上海的历史,作为码头较多的地区,搬运号子极为盛行,而上海的小调也受到了周边的影响,其音乐较为平稳、和谐流畅。
作为民歌来说,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及“天南海北‘茉莉花’”和“流行金曲‘东方红’”,但作为梨园戏曲,也是相当有名。戏曲具有三种声腔,而京剧便是三者的集合,它走过了起起伏伏二百年,产生了梅兰芳、杨小楼等一代又一代表演大师。《游园惊梦》、《梨花颂》、《苏三起解》等戏曲见证了从传统戏到样板戏再到京剧在当下的继承与发展。最后,朱全稳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戏曲版本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使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跨越几千年,它永不褪色。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仅是文化的熏陶,更是以中国精神为底蕴,以中国传统音乐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感受世间美好。同时,我们也当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不负春光与时行,在疫情中笑对生活与眼前的阴霾!
撰稿:李慧娜
图片:李慧娜
审核:卜树俊